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有限公司

台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有限公司

Taizhou Economic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stitute Co.,Ltd.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


新质生产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频频出现的热门词汇。当前,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准确理解好、发展好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有何优势?短板又是什么?浙江日报记者专访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

问: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又频频提及。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兰建平:几天前,我刚去了一趟德国、丹麦,对新质生产力有了更深的感受。在德国,先进制造业的技术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风采无限;在丹麦,“小国大企”深具魅力。这种战略上的定力和科技上的与时俱进,对我们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组合,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生产力新质态,由“高素质”劳动者和“新质料”生产资料所构成,突出表现在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高质量发展为旨归。

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新质生产力,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度归纳总结,也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质生产力,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理解新质生产力,“新”主要表现在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发生的新变化。比如,“ChatGPT”“数字人”等新产品形态加速涌现,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质”主要表现在产品形态、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发生质的改善。如在产业结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比重不断提升。

新质生产力,最终体现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问: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有何优势?

兰建平:新时代需要新质生产力。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浙江应抢抓科技创新机遇,构建新质生产力,实现从“效率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和跨越,主要发挥“四个优势”。

数字经济引领优势。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布局建设“数字浙江”。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列全国省区第一,数字产业化指数、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全国第一。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能不能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数智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领跑发展,是浙江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核心。

民营企业活力优势。企业家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中的关键。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之本。如何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力军”作用,极为关键。

市场机制环境优势。新质生产力需要有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在体制机制改革、营商环境优化上协同发力。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一直都是浙江的长板,今年省委进一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就是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浙江成为最具发展活力和创造力的省份,并始终保持领跑状态。

开放发展先发优势。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关起门来是无法创新的。开放发展,始终保持与世界创新引领者同伍,是浙江实现新质生产力高效发展的必然选择。浙江天然具有开放的先决条件,经济社会的外向度又高,面对双循环、新格局,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等,浙江要进一步开放大门搞创新。

问:在这方面浙江的短板是什么?如何补齐?

兰建平: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引领,成效体现在产业发展上,核心还是在人才。从浙江来看,主要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补功课。

原始创新上,需要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功课。以大科学装置为代表的“国之重器”是原始创新的关键,在这一块上,浙江与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地有明显差距。包括国家级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比如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目前尚未实现零的突破,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仅浙江大学1家。浙江的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高校院所如何更好发力,是下一步的关键。

产业发展上,需要做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文章。现代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目前浙江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从科创板上市企业看,浙江有47家,明显少于江苏省(105)、广东省(84)、上海市(84)、北京市(73),浙江科技创新型企业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人才要素引进上,需要解持续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难题。人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目前,浙江两院院士数量少于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研发人员中硕博比例为12%,低于广东的18%、江苏的17%;每年来浙江创新创业的外国人才中,高端人才数量占比为10%,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差距明显。同时,要高度重视各种产业工人队伍的培养,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更多打工者向现代产业工人、产业工匠转型跨越。

创新生态营造上,需要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上下功夫。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要破除旧体制、旧观念,以创新带来的新增量来调节原结构。因此,浙江需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聚焦前沿科技,将科技创新重心前移,在推动“从0到1”自主原始创新的同时,也要打通“从1到100”,实现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

问: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浙江企业应该如何向“新”?

兰建平:总结起来四句话:管好新要素——数据;用好新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建好新生态——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形成好机制——用制度性重塑来检验创新成果。

比如杭州正在打造的“中国视谷”,它以全球安防巨头海康威视为龙头,从传统摄像头起步,转向运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挖掘摄像头背后的海量数据资源,从而形成新产业。目前已孵化出一批数据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一个新兴产业的创新生态愈发浓郁。

浙江经济的起步关键在于拥有一批敢为人先的“能人”,而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重要决定因素的大时代,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来驱动产业创新与市场创新,才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新路径。

(来源:浙江日报,记者:夏丹)  


返回列表